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单是个体的竞争了,到了需要在于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供应链资源,抱团打天下的时候了。所谓抱团就是要在供应链各节点之间实现端到端的业务流程整合,使得各个合作环节的业务“对接”更加紧密。流程更加通畅。资源利用更加有效,以便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和市场机遇,应对外部的挑战。面对机会与挑战,企业期望真正做到“随需应变”。各节点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结成一种网络式联合体,在这一协同网络中,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可动态地共享信息,紧密协作,向着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的共同目标发展进行彼此协调和相互努力。这就是供应链协同的概念。
供应链协同管理就是针对供应链内各职能成员间的合作所进行的管理 。要实现协同,要求节点基于技术和Internet网的信息共享和知识创新成果共享;要求各节点企业树立“共赢”意识,为实现同一目标而努力;要求合作伙伴在信任、承诺和弹性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同时,要求进行协同的节点进行供应链的重新整合,应以信息的自由交流、知识创新成果的共享、相互信任、协同决策、无缝连接的生产流程和共同的战略目标为基础。
供应链协同的外在动因显而易见,是为了应对竞争加剧和环境动态性强化的局面;其内在动因包括:谋求中间组织效应,追求价值链优势,构造竞争优势群和保持核心的竞争力。
供应链企业间协同是指供应链上的成员在共享需求、库存、产能和销售等信息的基础上,根据供应链的供需情况实时地调整计划和执行交付或获取某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企业间的协同较企业内部的协同复杂的多,因为:
■企业内部有一个共同的明确的总目标。而企业间因为法人主体的不同,从而很难形成统一的明确的共同的目标;
■企业中存在最高的决策个体,但是在供应链中的企业之间的决策影响是相互的,虽然有强势和弱势,但是不存在绝对的最高决策个体;
■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对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要求没有企业间的信息交流要求高;
因此,构建企业间的协同,需要:
●在供应链层次共同构建一个共赢的供应链目标;
●建立企业间亲密的伙伴关系,达成相当高的信任度;
●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相互开放业务信息,增强运营体系得透明度;
●从供应链的层次,围绕满足终端客户需求为核心实现企业间流程重组。
集成企业间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实时信息交互和共享,最终实现同步制定供应链计划和同步跟踪全供应链的计划执行状态和同步预警,应急反应和资源调度。
最终实现企业间的协同体现为:预测协同;库存和销售信息协同;采购计划协同;订单的执行协同;生产制造协同;运输交货协同;产品设计协同。
核心应用
供应链协同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因而保障信息交流畅通的信息技术成为支持供应链协同和监控所有供应链环节的重要支柱。而如何利用供应链协同的理念和技术实现供应链条上各环节的供应链业务协同,便成为企业的第一要务。
金蝶帮助路达实现了集团供应链管理,通过统一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可以管理多个分子公司的采购业务,进行无缝的集成交互,达到相互协作、优化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1)为企业提供了管理供应商的工具,帮助实现供应商评估准入,样品打样,以及定期对现有供应商的表现进行评分和监控;
2)通过协同平台解决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采购订单及变更管理的交互问题,通过系统消息,邮件提醒,手机短信提醒等多种途径的消息模式让供应商随时随地了解企业的各种需求并尽快做出相应,实现了“快速下单,敏捷响应”的目标,使得企业采购指令快速清晰,供应商响应迅速及时,缩短了订货周期,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通过完善的订单变更流程,让各种业务有据可查,订货业务更加规范有序;
3)通过品质管理功能监控例外事件,加强了质量管理的能力和响应速度。
4)通过对样品管理,规范新样品开发的流程及管控,并与供应商的采购资格认证结合起来,使得供应商管理更加紧密。
5)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管理,打破以往的简单采购模式,建立完整统一的采购订单信息(零部件图纸、品质文档等),公司内部系统与外部的数据及时交互,优化流程,使得供应商能及时了解订单信息执行情况、图纸最新版次、预警信息等等。